最近在社交平台看到一家書商分享,一段出自美國家族治療師維琴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 的文字,使我覺得深刻並表示認同,正正與我們治療師的工作很相似。面對受助者出現的各種狀況,例如抒發不同情緒,或表面做出不同行為,只要治療師的內心夠強大,便能看到他們埋藏於內心世界、真實的需要。

當他聽到這句說話,收起怒視的眼神、頓時變得柔和。

還記得有位患有嚴重認知障礙症的長者,他的情緒非常不穩、激動、感到迷失,同時因喪失記憶,對身處的環境及周圍的人,感到很不自在、不舒服,有種迷惘及困惑的感覺。這位老友記由我到訪一刻起便怒視我,當我向他打招呼、嘗試跟他互動時,他卻發脾氣向我破口大罵說:「你死啦!你去死啦!」我繼續跟他互動,而他依舊說著「你死啦,得你聽唔聽到啊?」我能感受到他內心的憤怒及困惑,此時跟他說:「我聽到你心入面好嬲,我聽到你把好嬲。」當他聽到這句反映內心感受及需要的說話,隨即發出「哼」的一聲、安靜下來,收起怒視的眼神、頓時變得柔和。

我們再用音樂梳理情緒,與他的情緒連結。

我們再用音樂梳理情緒,彈奏他熟悉的懷舊歌曲,嘗試用些聽起來很強勢、激昂的音樂,與他的情緒連結,我們稱為「Emotionally Connected」。即使當刻他仍然有憤怒的感覺,但他亦願意隨著音樂抒發情緒,唱著「我叫你去死!我叫你去死!你去死,你去死」,也從中聽出他擁有不俗的音樂感呢!

歌曲完結後,我再利用該音樂所抒發的情緒,過渡至較柔和的音樂,漸漸引領老友記至冷靜的情緒,將音樂與情緒同步,也就是「Entrainment」的意思。

李浩欣 Jacqueline
註冊音樂治療師(澳洲)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