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ndy的故事:合唱團助中風患者重拾說話能力
[AARP 報導/ 2020]
九年前,當年51歲的 Randy Kernus 居於美國北弗吉尼亞,他在前往工作途中出現「出血性腦中風」,需要即時進行大手術。當時大家以為他未必能存活下來,但最後超出專家預期,他部份肢體癱瘓及患上布洛卡失語症(表達性失語症)*,幾乎不可能說話。
*布洛卡失語症(表達性失語症)會影響一個人說出單詞的能力,儘管語言理解通常保持完好。
經過幾週的常規復康治療,癱瘓治好了,但 Randy 在說話方面卻遲遲沒有起色。中風一年多後,他仍然不能說出完整句子,這讓他的妻子 Laura 感到害怕。Laura表示,醫生曾告知她中風後18-24個月為復康黃金期,其後未必會出現太大改善,但她仍努力參加支援小組,希望尋找其他治療方法。
幸運地,Laura 在支援小組認識到音樂治療師 Tom Sweitzer。這五年間,Randy 參加音樂治療合唱團,說話能力有十分顯著的改善。由說話斷斷續續,現在他能夠幾乎說出完整句子,語言的反應亦更快。Laura 說:「有些人說這是魔法,我不認同。這是音樂,真真實實這就是音樂。」
有不少研究經已指出,中風患者腦部受損雖然影響到說話能力,但通常無礙唱歌。我們的左腦負責語言,右腦負責音樂,所以因應腦受損的位置和程度,中風患者會出現不同狀況。研究亦發現語言和音樂可以刺激左右腦的連繫,唱歌可以幫助重建語言能力。這就是為甚麼音樂治療師與中風患者一起常常唱日常短語的原因之一,例如唱唱他們想吃什麼,唱唱他們的感受等等。目標有一天他們會逐漸抽走旋律,但留住字詞,說出所想。在每週的合唱團練習中,團員還會嘗試進行歌詞填充、創作歌曲和嘗試記住陌生的旋律與歌詞。
音樂治療師 Tom Sweitzer 指出:「中風後口吃的人,在唱歌時不會口吃。當你大腦中的某些東西死亡時,最簡單的節拍…… 和一個簡單的聲音可以刺激你的大腦再次重生。」,而弄清楚這些「簡單的聲音」如何觸發大腦中的癒合途徑,正是其中一間世界領先的生物醫學研究機構開始著手研究的事情。
時日過去,Randy 與妻子 Laura 在2019年已遷往北卡羅來納州居住,選擇追尋退休夢想,享受離海灘更近的寫意生活。儘管距離很遠,Randy 仍然是合唱團的活躍成員。每個星期三,他都會通過視頻會議進行練習和參加表演。
音樂治療師 Tom Sweitzer 補充道:「團員當中很多人,他們不像以前那樣生活了,他們當中許多人再也不會開車;一些人因為中風而失去了配偶。他們在一個其他人可能無法理解自己,每天面臨挑戰的世界中感到孤立,在合唱團這個社交環境,大家都是過來人……他們稱彼此為家人。」有些專家表示,或許這也是音樂治療成功關鍵之一。
根據美國國家老齡化研究所的研究,社會孤立和孤獨與多種健康問題有關,包括高血壓、心臟病和認知障礙症等等。另一位音樂治療師 Hassan 表示,中風失語症切斷患者與他人交流的機會,可能令他們出現孤立感。
音樂治療不但能夠幫助中風患者,亦能夠幫助認知障礙症患者。音樂對記憶的影響是美國國家衛生院 (NIH) 資助的另一個研究領域。具體來說,科學家們正在研究音樂如何觸發記憶及幫助鞏固記憶。研究顯示,音樂可以緩解一些與記憶力減退相關的症狀。例如,聽音樂可以減輕認知障礙症患者的焦慮和不安,還可以減少他們對抗精神病和抗焦慮藥物的需求。
提到音樂治療的發展,音樂治療師 Tom Sweitzer 認為:「認知障礙症和許多其他困擾人類的疾病一直缺乏醫學治療方法,大家都拼命尋找希望、拼命尋找可行的治療方法。而我認為科學終於為音樂的力量打開了大門。」
參考報導:
https://www.aarp.org/health/conditions-treatments/info-2020/music-therapy-after-strok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