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C新華網絡電視】80後”音樂治療師助失語者開口
2016.9.15
音樂治療是利用樂音、節奏對生理疾病或心理疾病的患者進行治療的一種方法。這種治療方法在歐美髮展多年,而在亞洲並未普及。究竟音樂是如何幫人治病的?讓我們跟著鏡頭去一探究竟。海外註冊的音樂及腦神經音樂治療師鍾敬文,是中國香港的一名執業治療師。借助音樂達到舒緩病人病情是他的職業要求。尤其是對失語症病人,通過教他們唱通俗易懂、貼近生活的歌,等到抽離音樂後,患者也能運用一些使用頻率比較高的詞句。音樂治療師 鍾敬文: 最大分別就是音樂是一種天然藥物,音樂會令聽的時候或者互動的時候釋放一些胺多酚,胺多酚能減輕我們的痛楚。也會釋放一些多巴胺,可以令人有一種輕鬆快樂的感覺。所以其實,音樂本身是一種天然藥物,讓我們有動力,同時會有一定的感覺在裡面。從業四年,鍾敬文的診治對象包括早產嬰兒、癌症病患、自閉症兒童等,失語症病人美蓉就是他的患者之一。中風的後遺症使她失去了語言表達能力,一年前,她開始跟著鍾敬文接受音樂治療,三四個月前能夠開口說一些短句。如今,更是可以在醫生的引導下唱一首完整的歌。失語症患者 美蓉: 我喜歡音樂。會說的(話)比以前多了。美蓉的妹妹告訴記者,美蓉唱過的歌,別人問她,她會很自然發音講出來。如果她說不出來,家人常常會哼一些音樂,促使她記起來、講出來。鍾敬文說,單純聽音樂是達不到治療效果的。必須要設定一個目標,運用不同的治療方法,並不斷對病人的反應進行評估及時調整方案才能達到最佳效果。音樂治療師 鍾敬文: 比如今天的例子,言語上表達有困難。可能她一開始講話的時候,要啟動的時間是10秒才能講一個字,我們音樂治療是希望透過治療,令她講話的時間從10秒變成9秒,8秒,1秒,0秒,一問她問題就能表達出來。本身她只能講一兩個字,我們希望(她能講)一整個句子,進而運用到日常生活裡面,這些種種 (治療方法)的加入,聽音樂是做不到的。 “80後”的鍾敬文,曾遠走澳洲深造,用了10年時間實現了當音樂治療師的夢想。現在的他,希望通過音樂治療幫助到更多的人。新華社報導員王璽香港報導。
原文:CNC News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