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樂隨風合唱團擊退失語症,以音樂助中風患者康復

2018.6.21

本港首個由中風康復成員組成的合唱團 「樂隨風合唱團」,每星期結聚練習,以音樂作復康治療,數年間音樂在他們復康的道路上帶來幫助,因中風而出現的失語症已阻擋不了他們康復的動力,信心滿滿將踏台板引吭高歌,實行「唱到甩肺」也不罷休。

面前坐着一班等待放聲歌唱的中風復康人士,每當現場音樂響起,他們便隨着音韻精神抖擻起來,還愉快地唱着多首耳熟能詳的歌曲。 「樂隨風合唱團」成立了3年,由社區文化發展中心、香港康復會及國際音樂治療中心合辦,嘗試另類復康方法,結合腦神經音樂治療(NMT)及社區音樂(Community Music)的模式,讓參與者練習唱歌,組成合唱團、創作歌曲、灌錄唱片及進行公眾演出,以靈活輕鬆手法改善因中風而出現失語症(Broca’s Aphasia)病況。3年訓練過後,中風復康者將踏台板舉辦《唱到甩肺音樂會》。

項目的音樂治療梁凱琳表示:「除了讓社區人士認識中風康復者,更重要是增強他們跟別人溝通的信心,增強社交能力,改善心情,故這是以身心復康為主的治療項目。至於音樂復康方面,則主要透過唱歌來達到治療目的,我們採用團體練習方式。」

「死就死啦」唱下去

今年82年歲的黃好漢生(Sonny)是合唱團成員之一,中風帶給他最初的後遺症有手震、口齒不伶、間中失平衡、情緒低落等,由於說話能力減退,令他最初唱不到快歌,他加入合唱團有年多,一直練習,發現唱歌對多種後遺症也大有改善,他分享:「中風後,個人已失去信心。之前口齒不伶,跟不到歌詞,常常唱錯,但唱歌令人開心,我便繼續堅持。今次參加演出,初時也會害怕,但心想『死就死啦』是他的口頭禪,憑簡單的自我勉勵說話,令他在康復的道路上抱持放膽嘗試的態度。Sonny身旁的何家俊(亞俊)今年44歲,中風令他右手不靈活,自從合唱團成立之初,他便參與,是樂團中的大師兄。他喜歡唱歌,坦言每星期的練習令心情、語言能力、身體靈活度也有明顯改善。

唱出日常語句

腦神經音樂治療中,其中一種幫助言語能力的旋律語調治療法(MIT,Melodic Intonation Therapy),能針對日常言語來作改善。梁凱琳表示,他們會跟復康者一同嘗試,把旋律配入句子上,助他們把句子唱出來。「例如『可以打開窗嗎?』這句話,我們會配上唱名『la so so la la so』,再讓他們輕打拍子,感受節奏,一邊哼出所配的旋律,哼數次,令他們習慣了,便配上文字,讓他們隨旋律唱出,多唱一會,便再停下拍子,嘗試讓他們自行再唱出。這個方法,有效讓他們唱出與生活相關、較長的句子。當他們唱熟了,便撇掉音樂嘗試講出句子。」身邊的Sonny和亞俊異口同聲表示,進行MIT之前,難以說出這種長度的句子,現在就容易多了。

為何加入音樂元素會有如此明顯效果?「大腦不同的區域負責不同功能,而中風其中會影響負責言語區域,令患者說話出現障礙。由於音樂可以有效刺激腦部不同區域,從而把當中不同區域的功能重新連結起來,所以利用音樂協助,能較輕易地唱出句子。MIT訓鍊適用於患有表達性失語症(Expressive Aphasia)人士。」梁凱琳解釋。

放鬆肌肉練習

於音樂治療師的觀察下,這數年間中風復康者把唱歌當作興趣,恒常練習,大家比以前「生猛」,人也變得自然,「音樂令人輕鬆之外,每星期的練習讓大家見見面、唱唱歌,對情緒有正面幫助。」梁凱琳提到,有些中風者出現肢體障礙,令行動大為不便,每次唱歌之前,他們都會花上一段較長時間來作熱身,「一般的合唱團,演唱者也要求身體上的放鬆,所以事前我們也會多作熱身,從頭到腳包括頭頸、肩膀、手腳甚至面部,也會活動一番。我們更會作口腔肌肉練習,例如在口腔中谷氣令面脥緊緊的脹起,隨之再放鬆;又或者如孩子玩意般用口噴氣震動嘴唇。」Sonny高興表示,中風後肌肉變得繃緊僵硬,之前做不到噴氣震動嘴唇這動作,唱歌練習多了,現在嘴唇可以震動自如。

梁凱琳回想當初籌備樂隨風合唱團的日子,那是參考了外國的做法,「最初計劃時,我們另一位治療師在澳洲遇到一個當地的中風復康合唱團表演,頓時發現香港的中風復康人士也需要這種支援,回港後便嘗試跟不同機構聯絡,以及申請相關funding,終於成功申請。開始執行時,我們也會向澳洲方面繼續取經,再調節至適合於香港推行的模式。現時項目最大的挑戰,並非訓練項目上,而是每星期參與者前來中心的交通安排。」

撰文:梁智儀
部份攝影:湯炳強
圖片由樂風合唱團提供
編輯:謝傲霜
美術:梁銘健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