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醫療」乘勢發展成新常態

在疫情下,相信大部分人選擇減少外出、留在家中,須定時接受醫療服務的長期病患更是如此,以減低病毒傳播風險。要多留家,但要定期覆診或進行治療,看似自相矛盾,該如何處理? 因此引起各地加快拓展「遠程醫療」(Telehealth),醫護人員無需直接接觸病者,以視像會議方式遙距診症、提供資訊或建議,為病者及家人給予支援。

香港對遠程醫療的認知可能有限,但近年受新冠疫情打擊,亦開始漸見發展。多間醫院及私營機構也開始提供遠程醫療服務,舉例手機應用程式如醫管局推出的遙距醫療(先導計劃)HA Go、私人企業推出Dr.Go及DoctorNow等等,病者可於服務時間內,與醫生進行視像醫療諮詢,安在家中即可獲取護理;甚至提供遠程新冠病毒測試服務,通過快遞將病毒測試套裝送上府中,獲取樣本後安排取件。遠程醫療能方便醫護人員在疫情下提供服務之餘,病者亦能足不出戶得到適切護理,有助提高自我護理能力。

早在1998年,醫院管理局已為居於安老院舍的病者,有限度提供遙距診症服務;疫情令醫管局擴大服務應用範圍,涵蓋如精神科或需要覆診的病者。另外,專職醫療人員如物理治療師、言語治療師及音樂治療師等,亦利用視像會議與病者進行療程,避免因疫情而錯過最佳復康時間。對行動不便及需要特別照護的病患者(如中風患者、認知障礙症患者等等)來說,遠程醫療免卻了他們舟車勞頓之苦,亦減輕家人和照顧者的壓力和負擔,大大提升醫療效率和成本效益。

其實,有不少國家在2010年代已發展遠程醫療,澳洲早於2012年推出遠程醫療先導計劃(Telehealth Pilots Programme),向部分遠程醫療項目提供資助;於今年1月,承諾增加撥款至國民保健福利計劃,臨時涵蓋部分遠程醫療項目。而新加坡衞生部亦於2015年及2018年,就遠程醫療服務推出指引及試驗計劃,並在2019年發表遠程醫療產品規管指引,為亞洲區內遠程醫療的先驅。

針對長者對遙距診症的看法,在2020年,本港嶺南大學一份調查顯示,若遠程醫療技術發展成熟,超過六成55歲或以上的受訪者表示,願意或非常願意嘗試由醫生以視像方式問診,相信可作為未來為年長病者的謢理方案,紓緩人口老化對醫療系統造成的負擔,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