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meshare】音樂治療師鍾敬文: 玩樂刺激左右腦發展

2017.12.10

不少家長花盡心思讓孩子學樂器,為的是豐富個人檔案。香港音樂治療協會主席、註冊音樂治療師鍾敬文卻反問:「音樂或藝術是否一定要考試?考得到代表什麼?得不到,是否代表存在是沒有價值呢?讓孩子有發揮空間,便會有意想不到的表現,亦可看到孩子的強項從而多加培養,相信會讓小朋友能找到舒服的成長方向。」

80後的鍾敬文小時候因氣管問題,媽媽建議他學口風琴改善,一學便五年;至小六看見同學彈鋼琴,便請求家人讓他學,惟

學習一年便放棄,原因是太悶;到了中二、中三,「見到別人夾Band,由於我的手指比較靈活,便負責Keyboard(鍵盤手),短短幾個月便組成樂隊。學習流行曲令我覺得開心,因為可以加入創意,音樂讓我有機會創作寫歌,最終是音樂影響了我。」後來在朋友的鼓勵下,他接觸到音樂治療,並決定將興趣變成工作,成為音樂治療師。

訓練家長

在香港,音樂治療師大多擁有古典音樂背景,又或者八級資格,可是鍾敬文笑言自己只有「零級」:「我沒有任何證書,但堅持自己想做的事,最後有機會去澳洲完成音樂治療碩士課程。音樂治療是有計劃地運用音樂來幫助受助者,達至健康的成長。」

他在2013年成立國際音樂治療中心,聯同其他註冊音樂治療師及心理學家提供音樂治療服務。他坦言:「透過音樂活動可以幫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小孩,例如令自閉症傾向的孩子社交能力、眼神接觸有所善,會跟別人Say Hello,提高言語表達能力。隨著小朋友的成長,音樂治療師會為他們設定目標與時間,完成一個目標後若察覺他們有個別需要,就會繼續治療,或讓家長在家中做練習。其實音樂治療師面對小朋友每周一至兩次,每次30分鐘至1小時,但家長對著小朋友幾乎是24小時,所以家長非常重要。」

唱歌交流

嬰兒出世時,最熟悉的是媽媽的聲音,其次是兄弟姊妹的聲音,第三才是爸爸。鍾敬文引用研究指出,若媽媽以唱歌的方式作親子交流,孩子會更投入,所以音樂是良好的媒介來建立親子關係。他補充:「用音樂連繫親子溝通,由小朋友一起作首歌送給媽媽,又或者由媽媽創作,也可以在草地只享受聽音樂、唱歌,哪怕不懂彈結他,也是小朋友成長的一部分,甚至他們可能在長大後仍會記得這些回憶。」他續指,音樂與右腦發展有關,媽媽唱歌時的情感交流,小朋友接收到後相對地感情會比較豐富。此外,音樂還可以刺激整個腦部,因為這個媒介包容歌詞改動、加入動作、畫畫及藝術元素等創意元素,同時能啟動左腦系統例如言語能力、專注力、邏輯分析等。

他還深信音樂屬於社區,「在現今的學習環境,利用音樂的樂器考級是可以理解,但要問問小朋友,是否僅此而已?如果他喜歡吹色士風,就應任由他發揮,當大家感受到音樂,用音樂寫歌抒發情緒,就能幫助或影響其他人。未來我想成立社區自助組織,與大家一起探索音樂與不同方面的連繫。」

鍾敬文與兩位音樂治療師寫了10首廣東歌,希望有助刺激小朋友有更多社交與言語上的表達機會。

鍾敬文(中)在澳洲唸大學,畢業時開心地與家人合照留念。

鍾敬文帶領大朋友和小朋友,在草地上愉快地大合奏。

鍾敬文深信音樂能同時刺激左、右腦的發展。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